5月19日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开讲啦》“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系列节目之西安交通大学专场节目播出,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数值传热知名专家、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称号获得者陶文铨教授以一名交大西迁亲历者的角度,讲述了交通大学西迁人、西迁事、西迁情,带领观众再次回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开讲啦》陶文铨院士专场节目在facebook在线,facebook在线(中国)学子中引发热烈反响。
薛洋(硕7154支部):陶文铨院士等一批西迁老教授,在国家西部最需要建设的时候,毫不犹豫地唱歌“歌唱祖国”来到西安,五百天时间内在麦浪中建立起教室后,钻心科研,不言艰辛,从不后悔。这些老教授们是“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西迁精神的创造者践行者。一个小时讲解中,让我最感动的是不仅有陶院士近八十岁高龄依然抑扬顿挫,精神饱满,人格魅力让我深深折服,更感动陶教授面对陈大燮教授的雕像时深深地鞠躬。作为西安交通大学的一名研究生党员,要将西迁精神切实投入于科学研究中,热爱科学研究,认真负责,为我校“双一流”建设及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申亚慧(硕7154支部):陶教授身体力行的为我们诠释了西迁精神的深刻内涵,七十九岁高龄仍然可以意气风发、中气十足的为我们做出演讲,全身心的为交大学子,为全中国,为世界传播西迁精神。为了建设西部,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一点一滴的建设西安交通大学,我们才能取得今天的成果。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我们需要也必须传承他们的精神,为学校,为西部,为国家,甚至为世界的发展贡献出绵薄之力!
占妮(硕7154支部):观看陶文铨院士在《开讲了》的演讲,对交大的西迁精神有了更加深刻形象的理解。青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陶院士一句“学到老,活到老”激励我珍惜在校时光,坚持自己选择的方向,努力前行。
孟晓娜(硕7154支部):79岁高龄的陶文铨教授以自己精神饱满的状态开讲,用一张张照片给我们再现西迁中感人至深的故事,西迁的老一辈教授身体力行地践行着艰苦奋斗的精神,他们的精神、事迹让我们感动,让我为自己身为交大人而自豪。陶教授亲切、谦逊,又从他的一言一行中体现着他对自己学科的热爱,传承着为祖国奉献的爱国热情,和对西安交大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殷切的希望与决心。当然让我受益最多的还是教授的“学到老,活到老”,我们要不断的学习,生命力才会更顽强!
马丽君(硕7154支部):陶教授幽默风趣的称自己为西迁之后的一片小小的绿叶,通过自己的感受分享着西迁的故事,讲述了自己对交大的感情。句句字字,生动而富有感情。一张张的照片,从学校的选址到自己对科学的热爱,和学到老,活到老的精神追求,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榜样。作为交大的学子,我们应当践行他对我们的殷切希望,好好努力,成为撑起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
詹可(硕7154支部):期盼已久的“开讲啦”今天终于到来了,听着陶教授富有激情与感情的演讲,让我眼前又浮现出来开学初参观西迁纪念馆和上个月参观“西迁西迁精神主题油画展”的画面。陶教授将自己比作小绿叶,而西迁的教师是大树,让我对交大人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又有了新的理解,窗外树影婆娑的梧桐树就是西迁精神的鲜活见证。钟兆琳教授已经年近花甲仍毅然放下生病需要照顾的家人,只身来到西安支援西部建设;改革开放后,耄耋之年的他还拄着拐杖到新疆、甘肃考察,学习维吾尔语,为新疆人民服务,他常说如果不把西北地区建设好,中国就没有真正的繁荣富强。当陶教授饱含深情的讲述到这里,钦佩、敬仰与感动油然而生。草棚大礼堂里春夏秋冬严寒酷暑听报告,是交大人艰苦创业的见证,是西迁精神的最好典范。当陶教授向陈大燮先生深深鞠躬的一刹那,我顿时被这一幕感动了,这是老教授对西迁精神的传承。年近耄耋的陶教授依然坚持每天不断的学习,我们有什么资格不好好努力?践行西迁精神,扎根深处默默耕耘,要为做当之无愧的交大人踏实前行!
瞿玺璞(硕7155支部):交大的西迁,是我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展示出西交人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正是交大的西迁,改变了整个中国西部高等教育匮乏的面貌,也正是在交大广大师生员工的不断努力和奉献之下,才使得西安交大得以发展壮大,从而引领和带动整个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培养出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才,铸造出“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
作为一名西交学子,应将“西迁往事”这一段历史牢记于心,时刻提醒着自己,我们现在所享受到的美好学习环境,都是老一辈交大人用一生奋斗所换来的,六十一年前他们离开了家乡,义无反顾的投入到大西北的建设当中,为西部发展和国家建设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高素质人才。“西迁精神”诠释出西交大为国家而生,为民族而生,党和国家的发展需求就是西交大的奋斗指南。
贺溦(硕7155支部):在今晚的“开讲啦”节目中,陶文铨院士用生动活泼的演讲向我们展示了老一辈的西迁人身上所有的西迁精神。作为西迁后来交大报道的第一批学生,他是西迁大树上的一片小小的树叶,我们现在拥有的这么优秀的环境氛围,都是在一代代的辛勤付出的师生教职工的汗水之上建立的。在工作中没有“差不多”的态度,有的是一份“学到老活到老”的热忱,陶老师认真对待每一节课,“认真”是他教给我们最重要的知识。“少小离家老大回”,对知识的追求与学科的信仰让陶老师留在了这片淳朴却炽热的土地上。陶老师因什么而坚定?因对祖国、对民族的热爱,对知识的敬畏与信仰。作为一名在校生,我们能做能改变的太多,认真对待手上的每一件事,永远保持着对知识的热情,才能将西迁精神真正传递下去,将我们的学校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将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富强!
汪统梅(硕7155支部):60年前,一群平凡普通却又伟大的老师和学生响应国家号召,放弃优越条件来到西安,发展教育,助力西部建设,无疑这样的精神会撼动每一个交大人的心。敬佩和自豪的同时,作为一名现时的交大人不禁反思,自己能做什么去发扬和传承西迁精神?我想作为平凡普通的我们,努力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好每一件小事情,时刻心怀国家和社会,从低碳出行、随手带走垃圾、乐于助人、杜绝浪费等一点一滴服务社会,也是西迁精神在我们每一个普通学生身上的发扬吧。
将鑫如(硕7155支部):今晚的开讲啦是西交人的一场盛宴,让我们重新回顾值得永远铭记的“西迁往事”“,西迁精神”已经成为西安交通大学独有的气质与节操。陶文铨老教授用他们年轻时的经历告诉我们究竟什么是响应党的号召,满怀家国情怀,义无反顾的将青春梦想投入到国家建设当中,我们作为青年党员,要时刻牢记“”西迁精神,将“西迁精神”发扬光大,勇于担负起新时代的重任,国家建设奉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永远奋斗在路上!
高文婷(硕7155支部):观看了陶文铨教授的演讲,在感受到了陶教授的幽默诙谐的同时,更在陶教授讲述的一个个西迁故事中感受到了六十多年前,为了响应新中国建设的需要,为了服务国家西部发展战略,老一辈交大人的家国情怀。在新的时代,作为新的交大人,这种“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将会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行。
王璐(硕7155 三年制):观看开讲了有感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是西迁精神在陶文铨老教授身上的体现,老教授13年起用全英文授课,而且他的课程座无虚席,还要方便其他院的学生听课方便特意让自己的学生准备了20多个小马扎,每次上课前都要修改ppt,浏览ppt内容提前口述一遍备课内容。这种对待学科的精神和态度深深的感动了我。 在陶老教授讲到陈大燮老先生的事迹时,我流泪了,陈老先生一家为了西安交大的建设付出了很多很多,他们全家人为了陈大燮基金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陈老先生用自己当时微薄的工资坚持不懈地买学科杂志,在当时还因糖尿病负担着高昂的胰岛素费用却从不向国家报销。当陶老先生向陈老先生鞠躬的时候,热泪盈眶。被西迁教职工的积极乐观,细致认真到极致,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所感动,交大有今天全是当时西迁教职工的努力和坚持,传承下来,给西安带来了新鲜的东西和事迹材料,在当时那么艰苦的环境,是责任感,是以国家建设,发展西部为己任。好一句,交大在哪我在哪,陶老教授当时的西迁教职工面临的不仅是一个尚在开垦的负有重任的学校,还面临远离家乡生活习惯不适应的问题,草棚大礼堂大概是这些西迁人最深刻最热血的怀念吧。 西迁精神就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如果不是那些优秀西迁教职工的努力和传承,我们不会有那么优秀的建设和一流学科,在当时还需要从前苏联的教材来编写我们自己教材的艰苦情况下,可见当时的建设者付出了多少心血和努力。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阴凉,更好的做一个有价值的人!
王恬(硕7155三年制):79岁的陶文铨院士,用他特有的幽默、活力、激情,讲述西迁故事、传递西迁精神,在他身上似乎看不到岁月带来的痕迹,但他所代表的西迁老教授们爱国、奉献、热忱、钻研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敬重与学习!
白皓元(硕7155三年制):看完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陶文铨院士在央视《开讲啦》铿锵有力的讲述西迁精神,13位西迁老教授齐聚,带我们追溯了一段60余载的精神传承,使我们明白“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道理,让我们树立艰苦奋斗,不断向上的目标!
牛晨(硕7155三年制):看完节目感慨知识就是力量,只要你坚持不懈地领悟,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这对你的成长和事业的发展是十分有价值的。人就是在不断的领悟中发展和壮大起来的。在佛教里,盘达特是鸠摩罗什小乘佛教的老师,但是之后他又拜鸠摩罗什为大乘佛教的老师;大乘小乘互为师,成为中国佛教的美谈。又正因孔子不耻下问,拜童子项橐为师,故而成其为孔子。不领悟就没有进步,就难以取得辉煌的成绩。
刘桢(facebook在线,facebook在线(中国)兼职辅导员 博1757班):“西迁大树上的叶是老教授们,我是长出来的小叶。”陶文铨教授用生动的比喻,将自己的个人发展与学校事业、国家、民族命运牢牢的关联在一起。西迁六十二年来,学校发展的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令人瞩目的成绩正是有赖于像陈大燮教授、陶文铨教授等老一辈西迁精神的缔造者默默无私地奉献。“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作为成长在西迁精神感召和鼓舞下的新一代交大人,应当努力学习、增强本领,继续以报效国家、服务社会为己任,争做祖国西部不断成长的“西迁新叶”。
袁博(博1659班):陶文铨院士的演讲使人在活泼明朗的气氛中感受到交大历史的厚重和前人奉献的热情。饮水思源,常忆前辈艰辛业;知恩报恩,方为青春真意义。我辈学子,也是交大西迁大树上的一片叶子,国家的培养、前辈的付出、师长的德教是我们茁壮成材的能量源泉。在新时代,我们理应做西迁精神的继承者,以“不计功劳患无成”的心志激励自己求学敬业的热忱,弃功利之心,多进取之志,做忠孝之人。用自己的人生来延续西迁精神,演绎交大学子的气魄和风采。